潤滑油技術發(fā)展趨勢解析 2019-04-23 09:27:29 |
|
目前世界所需能源和有機化工原料大多來自石油、煤和天然氣,它們對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從長遠來看,并非是人類所能長期依賴的理想資源。未來人類能夠長期依賴的資源和能源應是儲量豐富、可再生的、對環(huán)境無污染。因此,行業(yè)專家普遍認為,以植物為主的生物資源將是人類未來的理想選擇。對于我國來說,發(fā)展生物柴油具有下列重大意義:生物柴油是保護環(huán)境防止大氣污染的超清潔柴油,還具有降低CO2排放減少溫室效應的特點;發(fā)展生物柴油有利于增產柴油,提高我國油品結構的柴/汽比;生產生物柴油與煉制清潔石油柴油相比較,流程短、投資省、加工費用低;生產生物柴油的同時,副產高附加值甘油;從大豆油生產生物柴油時,還可綜合利用,制造可生物降解潤滑油、清潔溶劑、工業(yè)溶劑等。同時,發(fā)展生物柴油可以調整農業(yè)產品結構,為農業(yè)發(fā)展開辟一條新路,并增加農民收入。目前和今后我國仍需大量進口石油,而用植物油生產柴油,也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多開辟一條途徑。
生物技術在潤滑油(脂)中的應用生物技術用于研究開發(fā)可降解潤滑油(脂)始于20世紀70年代。綠色化學將使生物可降解潤滑油(脂)的發(fā)展在21世紀更為迅速。
目前,生物降解潤滑油(脂)研究領域有:生物降解液壓油、通用生物降解潤滑脂、生物降解潤滑油。
用于生物降解潤滑油(脂)的主要有植物油與合成脂類。目前植物油用得較多的是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合成脂有醇與脂肪酸合成的多元醇酯、復合脂等。
可降解潤滑油(脂)無毒,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黏溫性能,黏度指數(shù)高,容易降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歐洲、美國和日本已開展了生物降解潤滑油(脂)的研究,一些著名廠家已陸續(xù)開發(fā)出了生物降解潤滑油(脂),且有生物降解性能的評定方法。
在歐洲,生物降解潤滑劑已占7%左右,北歐一些國家還制定了法規(guī),限制部分礦物潤滑油的使用,以推廣使用生物降解潤滑油(脂)。
國內許多單位也相繼進行了生物降解潤滑油(脂)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以開發(fā)生物降解潤滑油劑為目的,對綠色潤滑劑的基礎油進行了改性和氧化機理的研究,篩選得到了一些效果較好的抗氧添加劑,合成了幾個系列的極壓抗磨添加劑,并考察了它們的摩擦學性能,取得良好效果。生物技術在潤滑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納米材料與技術在潤滑油領域的應用
摩擦磨損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現(xiàn)象。摩擦損失了世界約三分之一的一次能源,磨損是造成材料與設備破壞和失效的三種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潤滑則是降低摩擦、減少或避免磨損的最有效技術。發(fā)展具有良好抗磨損性能、高承載能力、對磨損表面具有一定修復功能、對環(huán)境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潤滑劑,是化學和材料科學及摩擦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近年來,納米材料得到飛速發(fā)展,納米材料與技術在潤滑領域的應用得到了摩擦學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許多研究單位和高等院校先后進行了將納米材料用于潤滑油(脂),以提高其抗磨損和抗極壓性能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用化學表面修飾方法制備納米顆粒,研究了納米顆粒在潤滑油中的減摩、抗磨及潤滑作用機理。研究表明,納米顆粒作為潤滑油(脂)添加劑具有一定的修復功能,而降低有機物修飾納米顆粒的成本,實現(xiàn)其規(guī)?;a,是納米材料在潤滑油(脂)中成功應用的基礎。
結論
在新世紀,中國潤滑油工業(yè)既面臨嚴峻挑戰(zhàn),又存在良好的發(fā)展機遇。
|